時間:2012-02-15(來源:石家莊新聞網)
全省獲獎項目在數量、質量和結構上實現新突破
記者昨日從省科技廳獲悉,昨日在北京召開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全省共有15項科研成果獲得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我市作為第一完成單位主持完成的兩個獲獎項目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分別是以嶺藥業完成的“中藥連花清瘟治療流行性感冒研究”項目、市農科院的“冬小麥節水高產新品種選育方法及育成品種”項目。
據省科技廳統計,由我省單位或人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人)主持完成的獲獎項目9項、我省單位參與協同其他單位完成的獲獎項目6項。按獎勵等級分:特等獎1項(參與完成)、一等獎1項(主持完成)、二等獎13項(主持完成8項、參與完成5項)。我省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在數量、質量和結構上實現了新的突破。
2011年度全省獲獎項目水平顯著提高。由河北醫科大學叢斌教授主持完成的“高度腐敗檢材降解DNA檢驗技術體系的建立”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實現了我省主研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一等獎零的突破。由河北省地質調查院參與完成的“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新與找礦重大突破”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獲獎項目數量增加。我省單位主研完成的獲獎項目有9項,我省自主創新的獲獎項目數量再創歷史新高,是國家科技獎勵制度改革19年來最多的一年。全省獲國家獎項目數量已連續四年保持在10項以上,由我省主研的獲獎項目數量呈現連年增加的好形勢。
獲獎項目獎種齊全。在國家設立的自然科學、技術發明、科技進步三大獎種中,全省均有項目獲獎,并首次在同一年度內同時取得自然科學獎和技術發明獎兩個重要獎項。此外,獲獎項目行業覆蓋面大,工、農、醫三大領域均有項目獲獎,體現了全省科研開發能力水平的全面提升。
省科技廳廳長賈紅星表示,將進一步加強科研開發項目組織、科研開發平臺建設和創新人才與團隊培育,創造科研開發的更好環境、更好條件,努力讓更多的科研成果和科技人員站上國家科學技術獎勵的最高領獎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