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工業設計,是企業豐富產品品種、提高產品附加值的有效途徑。有研究數據顯示,在廣東,工業設計每投入1元錢,對經濟的拉動超過100元。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以工業設計助推河北制造向河北創造躍升,加快工業設計產業聚集區建設。如何把工業設計作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推動河北制造向河北創造躍升,引起了代表委員的熱議。
用好工業設計這把利器,提升產品品質和品牌價值
落日余暉下,蘆葦飄蕩,大雁飛翔,一派和諧的自然景象——1月15日,見到紅太集團董事長崔應國委員時,記者被他手里的一款有刺繡圖案的粉色羊絨圍巾吸引住了。
他說,這款圍巾每條售價2400元,比普通圍巾貴一倍,卻供不應求,訂單已排到春節后。這是合作者深圳市朗圖設計有限公司為其設計的新產品,融入刺繡工藝,賦予文化內涵,產品附加值大幅提升,上市3個月來,已累計銷售2000多條。
與深圳市朗圖設計有限公司合作一年多,紅太集團實現脫胎換骨的變化,市場定位更加準確,產品結構持續升級,品牌形象大幅提升,已從過去的“淘寶風”,發展到現在時尚的“國際范兒”。崔應國委員深深感受到,工業設計,是工業企業提高產品附加值、提升品牌影響力、增加有效供給的制勝利器。
跟崔應國委員有著同樣感受的還有石家莊科林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成鎖代表。“現在光伏逆變器的組裝效率比之前提高了1.5倍。”他告訴記者,與深圳市白狐工業設計有限公司合作后,經過工業設計,產品的內部結構更加合理,外觀科技感更強,也更加時尚。
“作為生產制造型企業,經過十幾年的快速發展,轉型升級勢在必行。”張成鎖代表表示,公司將在電動汽車充電樁、錄波型故障指示器、智能化高壓電氣設備等產品領域引入工業設計,推動企業實現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發展。
“設計+科技、設計+創新、設計+品牌……工業設計,正在幫助更多的河北制造提升核心競爭力。”不少代表委員表示,要加快把先進的設計資源轉化為制造業發展的內生動力,推動產業提質增效。
搭建設計資源聚集平臺,提升工業設計綜合服務能力
我省有12萬多家制造企業,工業門類齊全,在按國家行業分類標準劃分的41大類工業行業中,我省就有40類。但不少代表委員認為,我省相當一部分制造企業仍以產品加工、代工為主,質量效益和創新能力不強,急需大量多層次的設計機構助推河北制造向河北創造躍升。
省工信廳廳長龔曉峰代表介紹,根據去年出臺的《河北省工業設計發展專項規劃》,我省著力培育發展外觀設計、產品設計、時尚設計、品牌設計四條設計產業生態鏈,重點建設雄安新區、石家莊和秦皇島三個設計服務業聚集區,打造我省引進設計機構(公司)、聚集設計資源的平臺,全面提升工業設計綜合服務能力。
去年4月,我省整合全球頂尖資源、高標準搭建的工業設計專業支撐平臺——河北工業設計創新中心啟動,已吸引瑞典設計屋等30余家國內外設計機構入駐,其中境外設計機構6家。龔曉峰代表表示,該中心已促成66項合作簽約,金額近4500萬元,以這一平臺為中心匯聚設計資源,加強產需對接,推動我省工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
“通過外引內育,壯大設計企業實力和產業規模。”河北經貿大學教授郭會斌委員建議,從全球產業鏈的視野,立足我省現有發展基礎,面向京津冀及周邊區域設計服務市場,加強設計產業載體和產業生態建設,加快推動設計創新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和產業化。
為培育設計服務業聚集區,我省積極出臺政策措施。龔曉峰代表說,去年我省配合《關于支持工業設計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出臺了《河北省工業設計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9個配套辦法及操作規程,印發了《河北省工業設計發展專項規劃》等文件,進一步完善了工業設計政策體系,為設計服務業聚集營造良好環境。
來自省工信廳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省專業化工業設計服務企業(機構)達130余家,其中有近90家為2017年省政府支持工業設計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出臺后注冊設立,遠超以往年度注冊數量總和,國內外設計機構正在我省快速聚集。
去年10月,首屆河北國際工業設計周在我省舉辦,以此為平臺,我省大力引進國際設計力量。“首屆河北國際工業設計周達成初步合作意向400余項,落實項目合作200余個,實現9個合作項目簽約落地。”龔曉峰代表表示,秉承“國際化、專業化、高端化”理念,2019年我省將高標準舉辦第2屆河北國際工業設計周,繼續邀請更多的國內外知名設計機構及大型企業參展對接。充分發揮工業設計的創新引領作用,構建設計高端產業鏈,利用工業設計優化一批特色產品、終端產品,助推河北制造向河北創造躍升。
|